28日,“共和國勛章”獲得者、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向中國船舶七一九所捐贈1100萬元個人所獲獎金,作為科技創(chuàng)新獎勵基金激勵更多優(yōu)秀人才脫穎而出。
個人所獲約2000萬元獎金
幾乎全部捐獻
中國船舶七一九所遵照黃旭華本人意愿設立“黃旭華科技創(chuàng)新獎勵基金”,該獎勵基金每兩年評選一次用于獎勵為推動裝備研制事業(yè)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作出重要貢獻的科研人員。黃旭華表示,“自主創(chuàng)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,希望通過我的捐贈讓更多人關注、關心、支持科研、教育和科普事業(yè)”。
據悉,黃旭華已將個人所獲得的各級各類獎項的獎金約2000萬元幾乎全部捐獻,用于國家的科研、教育及科普事業(yè)。
他是中國第一代核潛艇人
靠算盤打出核心數據
1958年,中國核潛艇工程正式立項,34歲的黃旭華參加了核潛艇總設計組工作,成為最早參與核潛艇研制的29人之一。核潛艇是個復雜龐大的系統(tǒng)工程,項目啟動之初,包括黃旭華在內的所有科研人員都沒有見過核潛艇長什么樣。
為加快研制進度,第一艘核潛艇采用的是邊研究、邊設計、邊生產的特殊方式。第一代核潛艇人用自創(chuàng)的“笨辦法”,靠著一把算盤闖過了一道又一道難關。
1970年12月26日,我國第一艘魚雷攻擊核潛艇下水。中國核潛艇立項3年后開工建設,2年完工下水,4年后正式入列。速度之快,震驚世界。中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。
世界首位參與深潛試驗的
核潛艇總設計師
1988年初,我國核潛艇研制工作迎來了一個關鍵的日子,按設計極限在南海進行深潛試驗。盡管試驗前整整做了三個月的建造復查,黃旭華和所有參試人員依然要面對巨大壓力??吹竭@個情況,年過花甲的黃旭華決定,親自參與深潛。
核潛艇的總設計師親自參與深潛,這在世界上尚無先例。單位領導得知后勸黃旭華不要親自深潛,但他卻堅持參加,“深潛不是冒險,我對它有信心。而且萬一還有哪個環(huán)節(jié)疏漏了,我在下面可以及時協助艇長判斷和處置”。事實證明,一代核潛艇的設計、建造都達到了預期。中國人民海軍潛艇史上首個深潛紀錄由此誕生。中國核潛艇的總設計師隨同首艇一起深潛也成為佳話。
傳道育人
“我現在的責任是當好啦啦隊長”
由于核潛艇研制是國家最高機密,從1958年到1988年求索的30年,也是黃旭華隱姓埋名的30年。父母多次寫信來問他在哪個單位做什么工作,他總是避而不答。直至父親去世,黃旭華都沒有給出答案,也沒能見到父親最后一面。他曾說“對國家的忠,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”。
如今,我國核潛艇發(fā)展正在大步向前。黃旭華最牽掛的是核潛艇研制事業(yè)的人才培養(yǎng)。年逾九旬的他曾說,“雖然我現在年齡大了,已經退出一線,但我感覺我的責任并沒有完,我現在的責任是給新一代當啦啦隊長,給他們鼓勁兒”。
① 凡本站注明“稿件來源:中國教育在線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本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。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中國教育在線”,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(yè)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。